日前,教育部公布又有南开大学等6所院校获得小语种招生资格,这样2008年全国共有25所院校单独招收小语种学生,部分高校小语种专业单独招生考试已经开始。
近年来,小语种提前招生录取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小语种是对非通用语的简称,一般是指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南语等。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这些试点学校将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及单独录取工作。被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含英语专业)。各校报考的详细规定,考生可以通过高校在网上公布的招生简章进行查询。
●报考小语种要先分清招生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招办老师介绍,小语种招生方式比较复杂。针对北京生源而言,各院校主要采用单独面试并参加高考的方式,录取则是在高考之后提前批次录取。学校录取时要综合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面试成绩。这种招生方式并不影响本科提前批次和一批次志愿的选报,学生可以正常填报高考志愿。
另一种招生方式是提前单独招生。大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专业实行提前单独招生,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在全国统考前录取。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一般考核语文、数学、英语。面试考核英语能力测试和对所报小语种的语音模仿,被录取的考生不用参加高考。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可以正常参加高考。
第三种招生方式是正常参加高考。有的学校把部分小语种专业放在提前批次或者第一批次招生录取。这种招生同普通高考没有区别,学校一般只按照高考成绩录取。
●小语种招生地域、学校有要求
小语种招生对考生所在地比较“挑剔”,大部分高校小语种不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的,只是选择部分省市招生,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和调整。比如,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只在北京、天津等18个省市进行招生。
其次,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不接受个人报名。一般高校会规定一个省的几所省重点、示范性高中或外语学校推荐学生的资格。高校在制定推荐原则时,一般是让生源高中通过一定选拔程序后择优推荐;有的高校则严格限制推荐的男女生数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确定省、中学、语种和男女生比例。比如,200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了只有选定的省市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应届在籍高中毕业生(文理科不限)才具有报名资格,而且要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进行推荐。北京大学在相关招生简章中规定招收对象是部分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和部分省市重点中学中综合素质优秀、英语成绩突出、品行兼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他个别特别优秀者可以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递交考试的特别申请”。
第三,个别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要求。比如外交学院就有“五官端正,面部无疤痕,口齿清楚,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的要求。并且规定男生身高1.70米,女生身高1.60米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要求考生注意。即使被提前招生的学校录取后也要参加高考报名,以便高校和省招办按照学生的报考信息办理录取手续,但不需要参加高考。有的学校,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还规定,提前批次招生的小语种专业只招收有志愿填报的考生。
●报考小语种不要影响正常复习
传媒大学有关专家介绍,小语种招生是高校选拔培养特殊语言人才的途径,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而且各学校对考试、评分、录取工作都有较严格的审查和把关,因此小语种招生比高考更能综合反映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
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现在高考复习正在紧要关头,填表格、写推荐信、面试、笔试花掉了不少时间,如果提前招生不成还得回过头来参加高考,往往会影响考生的心情。专家提示考生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理智、冷静地选择报考。